2020中醫基礎課程
從理論到實作 中醫基礎研習課程
郭曉雯醫師
中醫重視的是「治未病」,能夠注意飲食生活上的細節,預防疾病的發生,才是中醫的最重視的事情。生病了當然要找醫生幫忙,但如果能有一些基本的醫學知識來減少生病,或是已經生病可以知道要怎麼照顧才能趕快好,會是健康生活中的重要技能,非常推薦大家來上這堂豐富有趣又實用的課程。
我覺得中醫是生活中最有趣的事情之一,這不但只是門有用的知識,也會讓人生有不同的視野。把古老的哲學思想應用在這瞬息萬變的現代化社會,或是對某些疾病的中醫西醫之間的發生衝擊和火花,都讓我驚嘆於中醫思考方式的靈活與巧妙,很希望與大家分享這樣的體會。由於中醫並不是容易了解的課程,我特別在課程之中放入一些有趣的插畫,這些插畫都是我在思考中醫課程內容時的想法,我把它們畫出來希望同學在上中醫課程的時候能幫助學習,同時可以讓大家獲得一些額外的樂趣。
基礎課分為講課和實作兩個部分,講課部分包含中醫從理論、診斷到治療方法的基本概念。在基礎課裏我希望帶給大家一個「中醫的藏寶箱」, 讓我們了解如何怎麼做有效率的分類,把學習到的知識,有邏輯的放到合適的位置,當需要的時候,可以打開藏寶箱,快速又正確的把方法拿出來使用,這樣學到的中醫知識才能應用到生活中。
|課程時間|
台北班9/13、9/20、9/27報名連結
高雄班10/18、10/25、11/1報名連結
(星期日共三週)
10:30~12:30 (12:30~13:30午餐休息)13:30~17:00
*證書給予出席需達80%
|課程費用|
12800元(含講義、材料費及中藥藥材)
|報名方式|
填寫 報名表單 預先繳費預定位子。
|注意事項|
本課程無補課機制,請準時上課。
|課程地點|
市區捷運站附近教室,報名完成後信件通知。
|課程內容|
1. 基礎入門 中醫理論與易學和陰陽五行
讓你迅速瞭解中醫歷史演進,帶你認識中醫的根源和思考脈絡,介紹中醫看待人體的方式和基本理論。
2. 人體解剖生理學與中西醫名詞比較
學習西醫解剖學和生理學的基本概念,補充大家日常必須的醫學知識。
3. 中醫生理學
中醫是如何思考人體運作?這堂課我們從中醫的角度來談人體生理學,並介紹「臟腑」、「經絡」、「穴道」、「情志」等基本概念。
《氣的體驗課》
什麼是氣? 一般人可以感覺到氣嗎? 氣的練習課。
《推拿體驗課》
什麼是推拿? 按摩推拿的手法有哪些? 太極拳小體驗。 按摩推拿練習課。
4. 中醫病因學
為什麼會生病?什麼時候表示生病了?這堂課我們將尋找疾病的原因與診斷的線索,並討論中醫和西醫思考病因的不同角度。
5. 中醫診斷學
中醫如何是判斷體質,又是如何診斷疾病呢?辨證論治到底是什麼意思?中醫語詞每個字都認得,但是腎陰虛和肝火旺等等的專有名詞究竟在說什麼呢?
6. 中醫治療學
中醫治療的原理是什麼?方法有哪些?你做過哪幾種治療呢?
《拔罐體驗課》
拔罐是什麼? 為什麼要拔罐? 為什麼拔罐風靡了世界體育圈? 什麼情況適合拔罐? 拔罐練習課。
7. 中醫精神醫學
精神疾患的中醫觀點是什麼?中醫如何治療情志的疾病呢?
8. 中藥藥理學
中藥的藥理學是什麼?藥性是什麼?要如何判斷藥性呢?要如何使用藥材的特性?藥補和食補的差別是什麼?
9. 中醫方劑學
中醫的處方是如何生成的?處方安排的基本原則為何?怎麼樣的處方會有好的療效?
10. 實際案例討論
疾病的中醫觀點及臨床治療案例介紹。同學實際案例的討論。
《體驗課-一起來泡藥酒吧》
常見中藥材的認識和藥性介紹。 體驗藥材原本的味道。 製作藥酒的方法。 自己的藥酒自己泡。
|相關文章|
為什麼要學中醫
拔罐為什麼有時候會起水泡?
後母抓背法-感冒的家庭照顧方式
|師資介紹|
郭曉雯醫師
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系畢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醫師
為恭紀念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
好健康台灣中醫學院院長
中醫臨床醫療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