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健康台灣中醫學院
  • 首頁
  • 課程介紹
    • 好健康中醫基礎課程
    • 中醫家庭藥局-外感篇
    • 中醫家庭藥局-腸胃篇
    • 中醫生活的應用題
  • 報名方式
  • 師資介紹
  • 畫展周邊
    • 購物車
    • 結帳
  • 聯絡我們
Top Posts
清冠一號處方內容、功效、使用時機與副作用。
各種防疫茶飲該怎麼選擇?
硃砂是禁用藥材請勿使用
好健康抓背法-感冒的家庭照顧方式
膝蓋退化性關節炎到底該不該運動-中醫觀點
武漢肺炎-新冠病毒- 的中醫觀點
台灣味的傷寒論(下)
拔罐為什麼會起水泡?
台灣味的傷寒論(中)
台灣味的傷寒論(上)
好健康台灣中醫學院
Banner
  • 首頁
  • 課程介紹
    • 好健康中醫基礎課程
    • 中醫家庭藥局-外感篇
    • 中醫家庭藥局-腸胃篇
    • 中醫生活的應用題
  • 報名方式
  • 師資介紹
  • 畫展周邊
    • 購物車
    • 結帳
  • 聯絡我們
0
COVID-19感冒總數文章

武漢肺炎-新冠病毒- 的中醫觀點

by 郭曉雯 醫師 2020-03-15
written by 郭曉雯 醫師 2020-03-15
武漢肺炎-新冠病毒- 的中醫觀點

郭曉雯醫師

武漢肺炎

武漢肺炎是最近攻擊全世界的傳染病,感染源是COVID-19,又稱新冠病毒,來自中國的武漢,目前已經超過120個國家有傳染案例,除了中國之外,義大利感染人數超過萬人,死亡人數超過千人,是目前災情第二嚴重的國家,整個疫情在亞洲的韓國、日本有穩定下來,卻在歐洲大爆發,造成非常嚴重的傷亡。

這次武漢肺炎,因為台灣疾病管制署的超前部局控管,以及全民因為sars經驗的警覺和共同防疫,目前得到很好的控制,以下就中醫觀點來分析武漢肺炎的症狀特質、預防方法和治療原則,以及提供中醫防疫治療的建議:

武漢肺炎的症狀特質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的武漢病毒的十大症狀:

87.9%發燒
67.7%乾咳
38.1%倦怠
33.4%有痰
18.6%呼吸急促
14.8%肌肉或關節痛
13.9%喉嚨痛、13.6%頭痛
11.4%發冷
5%噁心或嘔吐

上述武漢病毒的臨床症狀基本上與一般流感的症狀十分類似,沒有什麼特殊之處,但是死亡率比一般流感高。在不同的國家或地區,死亡率有很大的差異,目前的觀察是年紀大的病患、原來就有慢性疾病的或抵抗力較差的病患,比較容易有重症的轉變。病毒導致的死亡率與當地的醫療狀況有很大的關係,目前義大利因為大量病患癱瘓了醫療系統,導致死亡率比其他國家高很多,醫療照顧的模式也會影響病情的轉變。

武漢肺炎的預防方法

台灣的國家防疫措施非常正確有效,充分宣導戴口罩、多洗手、隨時注意環境消毒的觀念,也讓大家有充足的口罩可以使用。口罩雖然不能100%抵抗病毒,但是減少了非常多飛沫傳染的機會,保護了自己也保護了別人。這不但減少的病毒傳播機會,也減低很多其他疾病的傳染途徑。

除了以上的防疫基本工作之外,中醫的預防建議如下:

1.作息正常不要晚睡。
2.減少吃加工製品。
4.每天都要有適當的運動。
5.注意保暖、避免吹風、不要吃冰。

中醫的預防原理是來自《黃帝內經》所提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意思是說:人要生病必須具備2個條件,一個是病源(像是這次的武漢病毒);另一個就是虛弱的身體。如果有強健的身體和抵抗力,就算遇到病毒侵犯,我們的身體也不會受到傷害。

這個觀念也符合臨床的觀察結果。這次的病毒有很多都是無症狀的感染者,檢測陽性反應的人不一定會有症狀,抵抗力較差的人發病機率會是比較高的。所以讓自己處於健康的狀態,就是預防病毒最好的方法。

武漢肺炎的中醫治療原則

中醫治療一般流感和武漢病毒的流感有什麼差別呢?

中醫不會特別區分A型流感或B型流感的治療方式。武漢病毒的治療一樣會是依照病人的病程和證型,做治療上的判斷。中醫治療針對的是「人」,不是「病毒」的種類。

依照WHO公布的症狀類型,武漢病毒與一般流感的症狀沒有差距太多,所以中醫治療方式也會依照一般流感的方式處理,也就是將每個人依照中醫的診斷方式區分證型,依證施治。

當武漢肺炎進入社區傳播之後,最麻煩的問題就是會大量消耗隔離病房和重症病房的資源,像是韓國大邱和義大利暴增的病人迅速癱瘓了醫療系統,很多確診病人在家等病房,有人等不到病房就過世了。為了避免台灣發生類似情況,以下提供給疾管署的中醫防疫治療建議。

中醫防疫治療建議

1.迅速召集有感冒肺炎治療專長經驗的中醫師,提供實際台灣感染武漢病毒病人的病程變化資料,讓中醫團隊可以迅速把這次武漢病毒所造成的症狀做中醫證型分析。

2.建立網路看診系統讓病人在家看診。中醫的看診模式只有脈診需要直接接觸病人,有經驗的醫師可以用其他診斷方式做修正,這樣就可以幫想看中醫的病人直接送藥,減少病人看病路程的感染機會,若是真的發生醫院無法負擔太多病人的時候,居家隔離的確診患者還是有合適的藥物可以治療。

3.中醫治療感冒的重點是要趕在病程進展到下一個步驟前就先處理好,所以不論有沒有確診武漢病毒都可以先做中醫藥物治療,這樣即使真的確診也可以減低重症的比例。如果有網路看診機制就可即刻開始用藥,不必等待檢驗結果。

為什麼中醫是武漢肺炎一線治療的好選擇?

上述關於讓中醫提早介入治療與遠距網路看診給藥的建議。但其實西醫也可以遠端治療和給藥,為什麼建議要用中醫的治療方式呢?

因為中醫有以下兩個特點:

一、中醫可以辨認出感冒前期症狀。

中醫在西醫認定的感冒病程開始之前,有觀察到感冒前期的病徵變化。這段期間在中醫用語為「中寒」或「中風」(不是心血管疾病的中風),大家比較常聽到用詞是「受寒」或是「著涼」。

此時主要的症狀是:頭、脖子或背會緊緊的,有時候突然覺得很累,有時候皮膚會痛痛的,會特別怕冷…等等。中醫在這個時候就有合適的藥物可以使用,在這階段的治療也會比較容易。

症狀改善之後,感冒的病程就會停止發展下去,當然也可以減少後續各種重症的轉變。

二、中醫的治療方式不會降低身體的抵抗力。

大部分中醫治療感冒的原則是支持身體的抵抗力,然後用身體自己的抵抗力將感冒病毒排除,所以吃中藥的感冒藥不會覺得疲累或昏睡。但西藥的對抗治療方式常見會削弱抵抗力,例如抗生素的治療,會讓身體的好菌一起被削減,有可能在症狀改善之後,抵抗力變差,提高反覆感染的機率,也會更需要依賴醫院系統的長期照顧,如此對後續醫療資源的消耗會有非常大的壓力。

讓中醫進入武漢肺炎的一線治療可以節省相當多的醫療成本,但要如何保護中醫醫療人員的安全,會是最重要的考量,畢竟大醫院有完整的隔離設備,但是地方診所並不會有這些高度防護措施,應用網路看診同時結合運送中藥到家的配套系統,這個策略才能有效執行。

台灣在此次防疫的初期已經有非常好的成果,希望醫療系統和相關企業能繼續一起努力,共度難關!

COVID-19中醫感冒新冠病毒武漢肺炎流感
0 comment
2
FacebookTwitter
郭曉雯 醫師

previous post
台灣味的傷寒論(下)
next post
膝蓋退化性關節炎到底該不該運動-中醫觀點

You may also like

清冠一號處方內容...

2022-05-16

各種防疫茶飲該怎...

2022-05-16

硃砂是禁用藥材請...

2020-08-08

好健康抓背法-感...

2020-07-22

膝蓋退化性關節炎...

2020-05-29

台灣味的傷寒論(...

2019-10-10

拔罐為什麼會起水...

2019-10-07

台灣味的傷寒論(...

2019-10-06

台灣味的傷寒論(...

2019-10-01

眼皮下垂 的中醫...

2019-09-18

Leave a Comment Cancel Reply

Save my name, email, and website in this browser for the next time I comment.

分類目錄

  • COVID-19 (3)
  • 中藥藥物 (9)
  • 中醫傷科 (1)
  • 中醫基礎課 (4)
  • 中醫方劑 (4)
  • 中醫臟腑經絡 (2)
  • 中醫進階課程 (8)
  • 傷寒雜病論 (5)
  • 感冒 (6)
  • 暑熱 (1)
  • 生活 (5)
  • 病案分析 (4)
  • 總數文章 (32)
  • 肺炎 (2)
  • 腸病毒 (1)

師資介紹

師資介紹

中醫師 / 插畫家

中國醫藥藥大學學士後中醫系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醫師。為恭紀念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好健康台灣中醫學院院長。 台北新藝術博覽會2018國際藝術家大獎賽入選。鱷魚學醫記-好健康中醫插畫展。

近期文章

  • 清冠一號處方內容、功效、使用時機與副作用。
  • 各種防疫茶飲該怎麼選擇?
  • 硃砂是禁用藥材請勿使用
  • 好健康抓背法-感冒的家庭照顧方式
  • 膝蓋退化性關節炎到底該不該運動-中醫觀點
  • 武漢肺炎-新冠病毒- 的中醫觀點

Follow Me

Facebook

近期留言

    標籤

    COVID-19 中藥 中醫 人參 倦怠無力 傷寒雜病論 冒冷汗 口乾 口苦 呼吸 咳嗽 嘔吐 嘴破 大棗 心悸 感冒 手抖 方劑 桂枝 桂枝湯 武漢肺炎 氣喘 治療 清冠一號 甘草 生薑 當歸 發燒 白芍 皮膚癢 皮膚紅疹 肝木犯胃 肺炎 胃灼熱 胃痛 胸悶 脹氣 腸病毒 腹瀉 課程 身熱 長痘痘 頭暈 頭脹 鼻過敏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Email
    • Facebook
    • Instagram
    • Email
    • Bloglovin
    Footer Logo

    @2016 - PenciDesign.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ed and Developed by PenciDesign


    Back To Top